那麼它們又怎樣定價?以台灣生產烏龍茶多,在國內外都比較出名,有一定需求。但估唔到台灣烏龍茶基本上是以茶園的海拔高度去定價,即是海拔越高就越貴。去過台灣旅行都知台灣好多山,而海拔高過1000米已經叫高山茶,不過1000米其實即是大帽山差唔多高😂。
台灣最大茶葉產區為南投縣,產量大約是台灣茶總產量45%,不過之前去過南投,到過比較出名的日月茶廠,走過好多山頭,但就唔覺有什麼大茶園。相信又是再出口的機率比較大,即是葉菁由中國入口,包裝之後就當成台灣出産,可以以一倍多價錢賣出市場。
這個老茶廠已經荒廢,而茶園都唔覺有人做嘢。
至於高山烏龍茶產地有阿里山茶區、梨山茶區、杉林溪茶區等。阿里山茶區及杉林溪茶區高度在1000-1700米之間,而梨山茶區高度在1600-2500米之間,所以平均計梨山茶區出產的烏龍茶是全台灣最貴。
“高山雲霧出好茶”主要原因是溫差以及日照時間,令到茶葉生長有秩而緩慢,通常慢工出細貨,品質當然比較好。而且高海拔種植成本、人工成本、運輸成本等也比較高,所以賣得貴一點也合理。
但正所謂沒比較就沒傷害,中國雲南出產的普洱茶從來冇用高山茶、高海拔來做賣點。原因係幾乎所有雲南普洱茶都是來自海拔大約1200-1800米的茶園,那麼當地人當然就唔當海拔是一會事。比起中國其他茶葉產地,雲南的生態環境是最適合茶樹生長的地方。
不過你唔同人比,人哋係要同你比,一直台灣、國內茶友也有爭論誰的海拔高,誰的茶更好。但其實海拔高過2000米已經不太適合茶樹生長,只講海拔基本上只是以偏概全。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機茶葉生產基地應該是在西藏的易貢茶場,茶園平均海拔2200米,但不表示西藏出產的茶葉就係全世界最好。
如果在同一生態環境,高海拔是有利茶樹種植質素,但如果不同地方,其餘氣溫、環境、土壤、日照時間、樹種(大葉vs小葉、喬木vs台地、栽種vs野生)等可能更加影響茶葉質素。始終中國雲南大葉種、喬木大樹、放野生態環境茶樹資源,不是其他地方可以較量。還有制茶工藝,好的茶料可以制作不同的茶也不失風味,雲南大葉種茶葉可以制作白茶、紅茶、綠茶、普洱生熟茶、黑茶等,至於台灣茶葉相信只有制成烏龍茶才有一點優勢。
還有烏龍茶性偏寒涼,不是太合適長期飲用。要明白以前在台灣、福建沿海一帶,人民生活主要靠農務或出海打魚為生。長期勞動加上日照,大部份人體質偏燥熱,飲用偏寒涼的茶葉,可以平衡身體狀況。但現代人在城市生活,每天在辦公室長期處於冷氣低溫環境,大部份人體質偏寒,所以再飲用偏寒涼的茶,身體狀況會越來越差,自然多小毛病😖。
Dogdogchi兄多次留言關於定價權的威力,通常我哋呢啲普通市民,都以為產品售價最主要是基於生產成本。其實這種想法都好合理,不過原來全世界是分開了兩個市場,有些市場定價權是跟據成本,生產商只有很微薄的利潤。另一個市場就是西方所吹捧的品牌市場,通過一系列的廣告、宣傳、說好故事,只要有人相信,就可以以數倍的價錢定價。其實不難理解,謊言說上一千次都變成真理,普通人好難去抗拒洗腦式的宣傳。正如台灣烏龍茶用高海拔來做賣點,信的,荷包自然要付出🙄。
又正如點解我們願意付多幾倍價錢買 Lipton 紅茶而唔買斯里蘭卡品牌的紅茶?或是願意付多幾倍價錢買台灣烏龍茶而唔買中國烏龍茶?還有日本綠茶,究竟有多少人相信用幾十蚊買到的會是真正的日本種植綠茶?
身為消費者,你想付出的金錢可以買到相對質量的產品,而又可以幫助到生產者持續生產更提高質量。或是受傳媒、廣告的洗腦成為剝削生產者的其中之一分子,怎樣成為精明消費者在現今世代都是非常艱難的抉擇🤔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